泓德研究优选混合季报解读:份额降12%,净值增长率超基准9.48%

2025年第一季度,泓德研究优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表现如何?哪些数据变化值得投资者关注?本文将基于该基金2025年第1季度报告,为您深度解读。

主要财务指标:本期利润1.52亿元

指标情况一览

泓德研究优选混合基金在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期间,主要财务指标如下:

主要财务指标 金额(元)
本期已实现收益 28,275,379.98
本期利润 152,320,469.63
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 0.1004
期末基金资产净值 1,855,726,650.87
期末基金份额净值 1.2942

本期已实现收益为2827.54万元,本期利润达1.52亿元,显示基金在该季度盈利状况良好。期末基金资产净值为18.56亿元,期末基金份额净值1.2942元,反映出基金资产的价值及每份基金的价值。不过需注意,所述基金业绩指标不包括持有人认购或交易基金的各项费用,计入费用后实际收益水平要低于所列数字。

基金净值表现:大幅跑赢业绩比较基准

净值增长率与标准差

阶段 净值增长率① 净值增长率标准差② 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③ 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标准差④ ① - ③ ② - ④
过去三个月 8.32% 1.29% -1.16% 0.74% 9.48% 0.55%
过去六个月 8.90% 1.69% -2.22% 1.12% 11.12% 0.57%
过去一年 25.75% 1.66% 8.72% 1.06% 17.03% 0.60%
过去三年 6.01% 1.37% -4.52% 0.90% 10.53% 0.47%
过去五年 48.15% 1.29% 7.14% 0.94% 41.01% 0.35%
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 82.90% 1.28% 10.37% 0.95% 72.53% 0.33%

从数据可见,过去三个月,基金净值增长率为8.32%,而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 -1.16%,差值高达9.48%,表明基金在短期大幅跑赢业绩比较基准。同时,净值增长率标准差为1.29%,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标准差为0.74%,差值0.55%,说明基金净值波动相对业绩比较基准稍大。从长期数据看,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净值增长率达82.90%,远超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10.37%,显示基金长期投资价值较高,但各阶段净值增长率标准差也均高于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标准差,投资者需关注净值波动风险。

累计净值增长率变动

根据基金合同约定,本基金建仓期为6个月,截至报告期末,各项投资比例符合基金合同关于投资范围及投资限制规定。从自基金合同生效以来基金累计净值增长率变动及其与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变动的比较来看,基金长期增长趋势优于业绩比较基准,但过程中净值波动也较为明显。

投资策略与运作:市场震荡中调整结构

一季度权益市场震荡上行,A股市场领涨行业集中在汽车、机械和计算机,港股市场表现突出,恒生科技指数一季度涨幅超20%,而资源品、地产和非银等行业表现相对落后。

在此市场环境下,泓德研究优选混合基金组合保持稳定结构,制造业、医药和TMT是主要构成。期间根据市场波动,对半导体、交运持股调整,增持医药行业投资比例,持股集中度有所提高。

管理人认为,国内经济环境预期改善,虽海外通胀压力和贸易壁垒致外需波动,但中国制造企业竞争优势使贸易壁垒效果存变数。后期将继续优化医药、消费等内需型行业投资标的,抓住市场波动率提高机会,在机械、汽车、电子等制造业领域积极管理提升组合业绩。

基金业绩表现:份额净值增长8.32%

截至报告期末,泓德研究优选混合基金份额净值为1.2942元,本报告期内,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8.32%,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 -1.16%。基金在该季度取得了较好的业绩,大幅跑赢业绩比较基准,显示出基金管理人在投资运作上的能力。但市场变化莫测,未来业绩仍存在不确定性。

基金资产组合:权益投资占比87.61%

资产组合详情

序号 项目 金额(元) 占基金总资产的比例 (%)
1 权益投资 1,632,364,036.94 87.61
其中:股票 1,632,364,036.94 87.61
2 基金投资 - -
3 固定收益投资 56,021,716.44 3.01
其中:债券 56,021,716.44 3.01
资产支持证券 - -
4 贵金属投资 - -
5 金融衍生品投资 - -
6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40,004,383.56 2.15
其中:买断式回购的买入 返售金融资产 - -
7 银行存款和结算备付金合 计 120,388,579.01 6.46
8 其他资产 14,375,574.40 0.77
9 合计 1,863,154,290.35 100.00

基金资产组合中,权益投资占比最大,达87.61%,金额为16.32亿元,其中股票投资即16.32亿元。固定收益投资占3.01%,金额5602.17万元,均为债券投资。银行存款和结算备付金合计占6.46%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占2.15%,其他资产占0.77%。权益投资占比高,使基金收益受股票市场波动影响较大,投资者需关注股市风险。

股票投资组合:行业分布较广

境内股票投资组合

代码 行业类别 公允价值(元) 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
A 农、林、牧、渔业 - -
B 采矿业 904,188.00 0.05
C 制造业 824,095,621.83 44.41
D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 生产和供应业 1,741,782.00 0.09
E 建筑业 - -
F 批发和零售业 704,025.00 0.04
G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 业 144,984,819.00 7.81
J 金融业 3,331,640.00 0.18
K 房地产业 553,420.00 0.03
L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24,243,570.00 1.31
M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78,505,876.14 4.23
N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 管理业 - -
O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 服务业 - -
P 教育 - -
Q 卫生和社会工作 5,338,753.00 0.29
R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2,278,944.00 0.12
S 综合 - -
合计 1,300,264,013.74 70.07

境内股票投资组合中,制造业占比最高,达44.41%,公允价值82409.56万元。其次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7.81% 。采矿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等占比较小。行业分布显示基金注重制造业投资,同时兼顾其他行业,分散投资风险。

港股通投资股票投资组合

行业类别 公允价值(人民币) 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
非日常生活消费品 103,994,211.03 5.60
日常消费品 31,488,343.85 1.70
医疗保健 120,592,822.03 6.50
信息技术 3,267,824.72 0.18
通讯业务 70,593,163.58 3.80
房地产 2,163,657.99 0.12
合计 332,100,023.20 17.90

港股通投资股票中,医疗保健占比6.50%,非日常生活消费品占5.60% ,通讯业务占3.80%。投资港股使基金投资范围更广,但港股市场风险特征与A股不同,如股价波动大、汇率风险等,投资者需关注这些特有风险。

股票投资明细:伯特利占比6.98%

序 号 股票代码 股票名称 数量(股) 公允价值(元) 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
1 603596 伯特利 2,075,202 129,596,364.90 6.98
2 688777 中控技术 2,088,858 110,918,359.80 5.98
3 02269 药明生物 4,264,000 106,440,319.60 5.74
4 002352 顺丰控股 2,216,500 95,575,480.00 5.15
7 603659 璞泰来 4,208,643 77,270,685.48 4.16
8 603259 药明康德 1,009,380 67,951,461.60 3.66
9 09626 哔哩哔哩-W 455,700 62,533,350.93 3.37
10 02331 李宁 3,968,000 58,295,687.88 3.14

期末按公允价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大小排序,伯特利占比最高,为6.98%,公允价值12959.64万元。前十大股票投资明细反映基金投资重点,这些股票表现对基金净值影响较大,投资者需关注相关公司经营及市场表现。

开放式基金份额变动:份额减少12%

项目 份额(份)
报告期期初基金份额总额 1,636,768,783.78
报告期期间基金总申购份额 128,043,349.30
减:报告期期间基金总赎回份额 330,953,622.35
报告期期间基金拆分变动份额(份额减少以 “-”填列) -
报告期期末基金份额总额 1,433,858,510.73

报告期期初基金份额总额16.37亿份,期间总申购份额1.28亿份,总赎回份额3.31亿份,期末基金份额总额14.34亿份,较期初减少约12%。份额变动可能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投资者对市场预期、基金业绩表现等。份额减少一定程度反映部分投资者选择赎回,投资者应结合自身情况及市场变化,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