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深圳市华阳国际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阳国际”)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66,933,522.37元,同比下降22.5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5,301,190.48元,同比下降22.33%。值得注意的是,公司财务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107.34%,研发费用同比减少34.18%。
营收下滑,业务结构有调整
整体营收下降超两成
报告显示,华阳国际2024年营业收入为1,166,933,522.37元,相较于2023年的1,506,747,619.49元,下降了22.55%。从业务板块来看,建筑设计业务收入950,075,018.10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4.98%,仍为公司主要收入来源,但占比从74.16%提升至81.42%;造价咨询业务收入153,765,129.37元,同比下降19.37%;工程总承包业务收入11,759,206.32元,大幅下降92.67%;数字文化业务实现收入8,457,521.85元,为新的业务增长点 。
业务板块 | 2024年营收(元) | 2023年营收(元) | 同比增减 | 2024年营收占比 |
---|---|---|---|---|
建筑设计 | 950,075,018.10 | 1,117,464,405.68 | -14.98% | 81.42% |
造价咨询 | 153,765,129.37 | 190,707,101.92 | -19.37% | 13.18% |
工程总承包 | 11,759,206.32 | 160,321,155.09 | -92.67% | 1.01% |
全过程咨询、代建管理及其他 | 30,380,539.51 | 30,895,047.35 | -1.67% | 2.60% |
数字文化业务 | 8,457,521.85 | 0 | 不适用 | 0.72% |
其他业务 | 12,496,107.22 | 7,359,909.45 | 69.79% | 1.07% |
各业务板块表现分化
- 建筑设计业务:尽管该业务收入下降,但在公司业务中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其中装配式建筑设计收入44,280.58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1.26% 。公司在建筑设计领域仍有深厚基础,但市场竞争或导致业务量有所下滑。
- 造价咨询业务:收入下滑近两成,可能受到行业竞争加剧以及整体市场环境的影响。
- 工程总承包业务:收入锐减超九成,这一显著变化或与公司战略调整、项目承接难度增加等因素有关。
- 数字文化业务:作为新布局业务,虽目前收入规模较小,但已初步展现发展潜力,公司于2024年成立华阳数字文化(江西)有限公司,布局微短剧业务,未来有望成为新的盈利增长点。
盈利水平下降,利润构成需关注
净利润降幅超两成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5,301,190.48元,较2023年的161,330,258.28元下降22.3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12,684,383.91元,同比下降12.73%。净利润的下降与营业收入的减少以及成本费用的控制等因素相关。
非经常性损益影响
2024年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2,616,806.57元,主要包括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540,040.07元、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3,099,621.99元等。虽然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有一定影响,但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仍呈下降趋势,反映出公司核心业务盈利能力面临挑战。
项目 | 2024年金额(元) |
---|---|
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 | 540,040.07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 | 3,099,621.99 |
非金融企业持有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损益 | 9,840,119.48 |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 | 2,383,862.00 |
债务重组损益 | 2,870,935.90 |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 | -2,606,262.49 |
减:所得税影响额 | 2,506,931.71 |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 | 1,004,578.67 |
合计 | 12,616,806.57 |
费用波动,研发投入策略调整
财务费用翻倍
2024年公司财务费用为8,194,900.38元,而2023年为3,952,381.57元,同比增加107.34%。主要原因是总部大厦转固,可转债利息资本化转为费用化所致。财务费用的大幅增加对公司利润产生了一定的挤压。
研发费用下降
研发费用方面,2024年为44,837,000.39元,较2023年的68,116,977.31元减少34.18%。公司表示是由于调整研发体系、聚焦研发投入、控制研发人员规模所致。研发人员数量从2023年的466人减少至341人,变动比例为 -26.82%。虽然公司称是聚焦研发,但研发投入的下降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未来的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力。
项目 | 2024年(元) | 2023年(元) | 同比增减 | 变动原因 |
---|---|---|---|---|
财务费用 | 8,194,900.38 | 3,952,381.57 | 107.34% | 总部大厦转固,可转债利息资本化转为费用化 |
研发费用 | 44,837,000.39 | 68,116,977.31 | -34.18% | 调整研发体系、聚焦研发投入、控制研发人员规模 |
现金流状况及风险提示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下降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4,360,267.25元,较2023年的287,091,989.44元下降39.27%。主要系本期销售收款下降及代收付款支付增加所致。经营活动现金流的减少可能影响公司的资金周转和日常运营,公司需加强销售回款管理,优化资金安排。
投资与筹资活动现金流变动
- 投资活动: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235,054,397.66元,较上年同期的 -128,179,156.55元,净流出进一步扩大。主要是本期投资理财产品购买及支付总部大厦建设款项增加所致。公司在投资方面的资金支出加大,需关注投资项目的收益情况,确保资金的有效利用。
- 筹资活动: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214,664,167.81元,较上年同期的 -133,390,041.31元,净流出也有所增加。主要原因是本期分红增加。公司在进行利润分配时,应综合考虑自身资金状况和未来发展需求,平衡股东利益与公司发展。
项目 | 2024年(元) | 2023年(元) | 同比增减 | 主要影响因素 |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174,360,267.25 | 287,091,989.44 | -39.27% | 销售收款下降及代收付款支付增加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235,054,397.66 | -128,179,156.55 | 不适用 | 投资理财产品购买及支付总部大厦建设款项增加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214,664,167.81 | -133,390,041.31 | 不适用 | 本期分红增加 |
风险与机遇并存
面临的风险
- 宏观环境与行业政策风险:当前世界经济中低速增长,地缘政治冲突等使经济不确定性加大,国内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尽管行业政策边际放松,但市场情绪与购房者信心修复缓慢,若未来需求端修复不达预期,房地产开发企业可能调整经营部署,减少土地投资,推迟项目开发,延长付款周期,进而影响公司业务推进及市场拓展。
-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建筑设计行业发展,催生了一批大型、平台化企业,部分施工企业也向上游设计环节拓展,这些企业在资本实力、技术水平、项目储备等方面具备较强实力,可能改变行业竞争格局,给华阳国际带来竞争压力。
- 技术研发风险:虽然公司在装配式建筑、BIM技术等方面有一定成果,但行业创新或技术革新加剧市场分化。若公司自主研发产品未能满足市场需求、研发成果未达预期甚至失败,不仅增加研发成本,还会影响产品竞争力,错失市场发展机会。
- 应收账款回收风险: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个别开发商出现债务违约。若公司主要客户受行业周期或自身经营管理影响,无法如期支付进度款,公司可能面临应收账款无法全额收回的风险,即便胜诉也可能面临客户无法按时执行的情况,导致收款周期延长。
- 税收优惠政策风险:公司属于高新技术企业,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若税收优惠政策发生变化,或公司不再满足享受条件,经营业绩将受到不利影响。
- 新业务发展风险:公司自主孵化数字文化新业务,外部环境存在产业政策、市场需求、消费者偏好变化、竞争格局改变等风险,内部可能面临对行业熟悉度不够、孵化周期长、管理经验不足、团队协同效率低等问题,导致运营成本攀升、决策失误风险增加,新业务市场拓展或不达预期,出现财务亏损。
潜在机遇
- 行业政策支持:2024 - 2025年,政府出台多项政策支持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如2024年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 “稳住楼市” 写入总体要求。随着政策落地,叠加保障性住房建设与城中村旧改需求释放,建筑设计行业有望迎来新的发展阶段。
- 技术创新驱动:在 “双碳” 战略目标指导下,建筑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成为必然趋势。公司在装配式建筑、BIM技术等方面有技术积累,若能持续创新,将符合行业发展方向,有望获得更多市场机会。例如公司研发的“十全十美”人才保障房系列产品,在缩短施工工期、减少噪音影响等方面具有优势。
- 数字文化业务拓展:公司布局数字文化业务,搭建微短剧全链条业务闭环。随着数字文化产业的发展,通过广告植入、会员付费、衍生品开发等多元化商业模式,有望充分挖掘内容价值,为公司商业价值提升与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